
彼岸花(學名:Lycoris radiata)長花的形態(tài)特征
彼岸花,又名曼珠沙華、紅花石蒜,屬于石蒜科石蒜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。其花期一般在秋季,具有獨特的觀賞價值。以下是彼岸花長花的詳細形態(tài)描述:
-
花朵:
- 顏色:鮮紅色,花瓣邊緣有時帶有淡黃色或白色。
- 形狀:漏斗狀,花瓣6片,向外反卷,形成獨特的放射狀。
- 大小:單朵花直徑約5-7厘米,高度約10-15厘米。
- 數(shù)量:每株通常開花3-7朵,有時可達10余朵,聚生于花葶頂端。
-
花葶:
- 高度:一般為30-60厘米,直立,中空,綠色或帶紫色條紋。
- 葉片:花葶上無葉,葉片在花后長出,呈帶狀,長約30-60厘米,寬約1-2厘米,綠色,基部抱莖。
-
花序:
- 類型:傘形花序,花梗細長,長度約為10-15厘米。
- 排列:花序中的花朵排列整齊,通常呈輻射狀分布。
-
花期:
- 時間:8月至10月,具體時間因地區(qū)和氣候條件而異。
- 特點:花開時,葉片尚未長出,形成“先花后葉”的獨特現(xiàn)象。
-
花香:
- 氣味:無明顯香味,但有些品種在特定條件下會散發(fā)淡淡的香氣。
-
花語:
- 象征意義:彼岸花常被視為分離、思念、死亡與重生的象征,具有濃厚的文化寓意。
彼岸花的生長環(huán)境
- 土壤:喜歡疏松、排水良好的沙質(zhì)壤土,pH值在6.0-7.5之間。
- 光照:喜光,但也耐半陰,夏季高溫時需適當遮蔭。
- 水分:耐旱,但生長期間需保持土壤濕潤。
- 溫度:適應性強,耐寒性較好,可耐受-15℃的低溫。
彼岸花的繁殖方法
- 分株繁殖:
- 時間:春季或秋季。
- 方法:將母株挖出,分離出帶根的小植株,重新栽植。
- 種子繁殖:
- 時間:春季。
- 方法:播種前需進行低溫處理,以提高發(fā)芽率。
彼岸花的用途
- 觀賞:主要作為園林綠化和盆栽觀賞植物。
- 藥用:根莖含有多種生物堿,可用于制作藥材,但需謹慎使用,因其有毒性。
- 文化:在文學、繪畫等藝術領域中常被賦予特殊的象征意義。
彼岸花的注意事項
- 毒性:全株有毒,誤食可能導致中毒,需遠離兒童和寵物。
- 病蟲害:常見的病害有灰霉病、葉斑病,蟲害有蚜蟲、紅蜘蛛等,需及時防治。
通過以上詳細的描述,希望您對彼岸花的長花形態(tài)有了全面的了解。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或需要進一步的信息,請隨時告知。
品名:彼岸花
株 高:30~60公分
栽植期:3-5月
生長期:4-10月
觀賞期:8-8月,各地區(qū)有差異
特點:喜歡濕潤環(huán)境,最好種植在陰暗區(qū)域,耐寒耐干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