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安徽皖南黃櫨分布情況
黃櫨(學名:Cotinus coggygria),又稱為煙樹、紅葉樹等,是一種落葉灌木或小喬木,屬于漆樹科黃櫨屬。它廣泛分布于中國及歐洲的部分地區(qū),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藥用價值。
1. 黃櫨在皖南的自然分布
- 黃山市:
- 徽州區(qū)、黟縣、祁門縣等地均有野生黃櫨分布。
- 黃山風景區(qū)內也可見到黃櫨的身影,尤其是在秋季,紅葉滿山,景色非常壯觀。
- 宣城市:
- 郎溪縣、績溪縣等地的山區(qū)也有黃櫨生長。
- 宣城敬亭山國家森林公園是觀賞黃櫨的好去處。
- 池州市:
- 石臺縣、東至縣等地的山區(qū)也有黃櫨分布。
- 池州九華山景區(qū)內也有黃櫨,秋季紅葉映襯著古剎,別有一番風味。
2. 黃櫨的生態(tài)習性
- 光照:喜光,耐半陰。
- 土壤:適應性強,能在多種土壤中生長,但以疏松、肥沃、排水良好的土壤為佳。
- 水分:耐旱,不耐水濕。
- 溫度:耐寒,能耐受較低的溫度。
3. 黃櫨的觀賞價值
- 春季:新葉嫩綠,花朵細小,呈淡黃色,形成煙霧狀,故有“煙樹”之稱。
- 夏季:葉片逐漸變?yōu)樯罹G色,樹形優(yōu)美。
- 秋季:葉片變紅,色彩鮮艷,是觀賞的最佳時期。
- 冬季:落葉后,枝干呈現(xiàn)獨特的姿態(tài),別有一番風味。
4. 黃櫨的藥用價值
- 根皮:可入藥,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
- 葉:可用于治療跌打損傷、風濕痛等。
5. 黃櫨的栽培與管理
- 繁殖方式:主要通過播種、扦插等方式進行繁殖。
- 修剪:定期修剪可以促進分枝,保持樹形美觀。
- 病蟲害防治:注意防治蚜蟲、紅蜘蛛等常見病蟲害。
6. 黃櫨的文化意義
- 詩詞:在中國古代文學中,黃櫨常被用來描寫秋天的美景,如唐代詩人杜牧的《山行》:“停車坐愛楓林晚,霜葉紅于二月花?!?/li>
- 繪畫:黃櫨的紅葉也是許多畫家筆下的題材,常用于表現(xiàn)秋景的美麗。
結語
安徽皖南地區(qū)由于其獨特的地理環(huán)境和氣候條件,非常適合黃櫨的生長。無論是自然分布還是人工栽培,黃櫨都為這片土地增添了無限的色彩和生機。如果你有機會來到皖南,不妨在秋季前往這些地方,感受黃櫨帶來的視覺盛宴。
品名:黃櫨種子
高度:5~8m
花色:單色
花期:4-6月份
播種量:3~4斤/畝
播種期:無霜期、十度以上
適播地:宜植于土層深厚、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