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樟樹簡介
樟樹(學(xué)名:Cinnamomum camphora),又稱為香樟、烏樟或山樟,是樟科樟屬的一種常綠喬木。原產(chǎn)于中國南部、日本、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部分地區(qū)。樟樹不僅具有重要的經(jīng)濟價值,在文化上也占有特殊的地位,被廣泛用于園林綠化、藥用及木材加工等領(lǐng)域。
生長習(xí)性與分布
- 生長環(huán)境:喜溫暖濕潤氣候,耐寒能力較弱;適應(yīng)性強,對土壤要求不嚴(yán),但以深厚肥沃、排水良好的酸性或微堿性土壤為佳。
- 分布范圍: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,包括中國的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(qū)、臺灣、日本、韓國等國家和地區(qū)。
形態(tài)特征
- 樹形:高達20-30米,胸徑可達1-2米;樹冠開展,呈廣卵形或圓形。
- 葉:互生,革質(zhì),長橢圓狀披針形至倒卵形,先端尖銳,基部楔形,邊緣全緣或有鋸齒,表面深綠色,背面淡綠色,具光澤。
- 花:春季開花,黃白色小花聚集成圓錐花序,香氣濃郁。
- 果實:核果球形,成熟時呈紫黑色,內(nèi)含一粒種子。
用途
- 園林綠化:因其樹姿優(yōu)美、四季常青而成為城市綠化中常用的行道樹和觀賞樹種。
- 藥用價值:根、莖、葉均可入藥,具有祛風(fēng)散寒、活血止痛的功效。
- 木材利用:材質(zhì)堅硬耐用,紋理美觀,適合制作家具、雕刻品等。
- 精油提取:從葉子中可以提取樟腦油,用于制造香料、驅(qū)蟲劑等產(chǎn)品。
文化意義
在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中,樟樹被視為吉祥之樹,象征著長壽和富貴。許多古詩詞中都有關(guān)于樟樹的描寫,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列表形式的特點
- 樹高:20-30米
- 胸徑:1-2米
- 樹冠形狀:廣卵形或圓形
- 葉片形狀:長橢圓狀披針形至倒卵形
- 花色:黃白色
- 果實顏色:成熟時呈紫黑色
- 經(jīng)濟價值:園林綠化、藥用、木材加工、精油提取
- 文化含義:象征長壽和富貴
以上就是關(guān)于樟樹的一些基本信息及其特點,希望對你有所幫助!
品名:香樟樹
高度:約10~30m
生長期:4-10月
觀賞期:全年
栽植期:春、秋
特點:四季常綠,冠幅圓滿,長勢好。